光伏電站的資產交易過程涉及的風險主要可歸納為技術、財務以及商務三大類,在諸多考慮因素當中,光伏電站的發電量高低往往是資產交易及最終定價的重要一環,也是潛藏風險最多的一環。那么,我們該如何衡量一座光伏電站的發電性能?其影響因素又有哪些?
光伏電站發電能力核心指標
在IEC61724標準中,衡量一座光伏電站發電能力的核心推薦指標,主要包括Yr、Yf和PR值。
在不考慮溫度系數的前提下,一段時間內光伏電站滿發小時數(Yf)與理論滿發小時數(Yr)的比值即為電站該時間段內的PR值。而其中光伏電站滿發小時數重點反應了光伏電站的發電能力,在行業機構諸如中電聯、電科院等科研單位對外公開的數據中,也常用滿發小時數作為光伏電站的重要參考指標。
而光伏電站滿發小時數的計算則依托于光伏電站發電量取值的精準性。在光伏電站發電過程中,光照資源、設備選型(包括組件、逆變器、變壓器及匯集線路等)、陰影灰塵遮擋、溫度損耗等諸多因素共同決定了光伏電站的發電量。
1、光照資源的影響
大同一期領跑者各項目地選址是通過抽簽的方式決定的,在光照資源方面,雖然同處于一個片區,但受限于地形地貌及周圍遮蔽物影響,但各區斜面輻射量仍存在較大差異。
2、設備選型影響
以投資占比最大的設備——組件為例,設備性能將直接對最終發電產生影響。
3、陰影灰塵遮擋影響
拋開光照資源條件后,灰塵陰影遮擋以及故障停發都會影響到光伏電站滿發小時數最終的計算結果。
由此可見,影響發電量的因素眾多,不僅光照資源、設備選型、陰影灰塵會對電站發電造成影響,其他諸如場地選址、設備故障、電網限發等也均會對電站的發電量及總體評價造成影響。光伏電站不同程度的超裝,以及不同機構統計口徑的差異,也會對電站滿發小時數計算造成很大的影響。
因此,哪些是決定電站性能的關鍵參數,關鍵參數如何實際操作去測量,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哪些影響關鍵參數的因素,有關因素的影響程度如何量化等等,都需要考慮到電站的評估模型中。
全國服務熱線